当前位置:老域名的价值健康严继昌:关于大学、在线教育、继续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
严继昌:关于大学、在线教育、继续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
2022-05-23

大学试点在我国影响很大,应着力增强大学功能,不要迷失办学方向,应混合式在线教育培养模式。“MOOC、微课、翻转课堂”都是在线教育的产物,慕课和微课是学习资源,而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过程。我们要通过行业MOOC促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继续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大学试点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下达的一项综合教育试验,是国家推动高等教育、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1+5大学试点是指教育部批准的国家大学,、上海、江苏、广东、云南5个省级大学的试点,1+5大学有举办本科教育的,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因此几乎所有的省级电大都在积极申办大学。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学发挥平台、系统、大学优势。建立统筹主导、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共享、产业教育融合的大学办学体制;支持大学与高校之间共建共享专业、师资;支持大学与行业、企业联合举办行业、企业学院;支持大学与地方共建社区学院、老年大学,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向全民的办学机制。

大学建设出的亮点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应该是:江苏省教育厅开始对江苏大学的本科学生进行生均投入,这是“”结束以后对学历教育的首次投入,意义重大。云南省教育厅主导了省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地、州)设立教育办公室建制,大大加快了大学向基层扩展的速度。各级都把电大和大学作为平台:党政干部在线教育平台、社区教育平台、学习转换平台等,电大系统已经成为购买服务的主要承载体之一。

系统优势:全国唯一的可深入基层的教育体系,依托这个体系在学习型社会中可以发挥任何高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系的完整性是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的。

平台优势:各级电视大学都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直属机构,支持电视大学为终身教育体系、特别是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缺乏学科支撑:电大系统大,但专业少。与国外大学差距大,培养层次低,长期以来没有学位授予权。

师资队伍薄弱:管理队伍大,教学队伍小。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少,不利于学科增长。

体系不够稳固:各级电大均为法人。上级电大对系统没有行政人事权,只有业务指导权。

行政化色彩浓:普通高校要去行政化,电大不仅没有去行政化,有时还在强化行政角色,办学自主权少。

大学的平台与系统功能无需教育部审批,需要教育部审批的内容都是大学功能,例如办学层次、学位授予权等。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应该是以学历教育为基础的,拥有一批学科与专业,有一定科学研究并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因此大学与电视大学的根本区别应该体现在师资力量大幅提升;学科建设明显增强,科学研究不再仅限于远程教育规律的研究;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等方面。

不重视学科队伍建设,不加强科学研究就同过去电大没有本质区别,也不可能有更高的学位授予权,因为学位授予点(硕士、博士点)是建立在学科建设基础上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方向是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未来我国的大学也许会分为两类,学术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从电大到开大的转型发展不应改变办学定位,国家不太可能让大学朝着学术与研究型大学转型。

大学的学校总体功能定位可以是面向人人和终身教育。充分发挥“平台、系统、大学”功能,大力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学历教育的定位仍应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电大也好,开大也罢,都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贯彻“全纳”教育最彻底、最接地气的平民大学。在中国的教育生态中大学转型为英国大学或“211”、“985”大学那样的研究型大学的可能性极小。

过去电大的教学重点经常放在面授环节,比较重视6~8次串讲,在线教育投入不足。大学应该改变这种不重视在线教育的现象,既要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力度,加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比例,使大学真正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引领者。

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学应致力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培养;教育专科和教育本科的贯通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与教育专科的衔接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与教育本科的衔接培养,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

大学建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或有所少为。在学习型行业和学习型社区建设中以学习型社区建设为主,在职业教育和教育中以教育为主。

一个大学的办学定位边沿越清晰,发力越集中,将来发展就越健康。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做到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大学建设应该继承电大办学传统,在原有基础上跨越。不要被所谓的“新型大学”所,要教育,不要换新瓶装新酒,更不要教育“”。

大学(电大)系统应该继续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覆盖面最广、可以深入最基层、任何大学(包括“985”、“211”大学)都不可替代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体系。

“MOOC、微课、翻转课堂”近两年很热。对这三大热点我们应持何种态度?对新生事物既要高度,也要保持冷静思考。只有保持了高度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马云说过: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这话说得很对。“MOOC、微课、翻转课堂”都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虽然不是很完善,但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它一定会改变我们的教育。

教育技术引领了教育,但教育技术总体来说还是为教育服务的。在慕课制作中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值得大家研究的问题,比如一个知识点,用哪种来表现它最容易被理解而且最简单最经济,就用这种。因此一门课中不同的知识点可以用不同的来表现,自始至终并不一定要用同一种来表现,更不需要去追求的先进性,慕课制作重在追求教学效果,好看不中用是在浪费钱财和精力,不要被有些教育技术专家所忽悠。讨论“MOOC、微课、翻转课堂”时必须以教育为本。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讨论“MOOC、微课、翻转课堂”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受众群体,适用于孩子的不一定适用于,反之也一样。运用,或者说技术手段的运用同样也要因受众不同而有所改变。

MOOC、微课都是在线教育的产物,翻转课堂成为热词也是起因于在线教育。MOOC、微课不是教学的全部。体现教学过程很重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遵循在线教育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一定要回归教育本质,用心服务学生。

“”、“参与”与“互动”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体现。“在线”才会有“参与”和“互动”。因此过去常用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都没有反映出这种教育的本质,在线教育最能反映“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在线”是实施教学过程的基础。

在线教育给传统教育带来了三个层面的变革。第一层面:知识获取方式的变革,即人机结合的认知方式;第二层面:变革教学模式,利用技术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行为;第三层面:商业模式的变革,学习成本大幅降低。

MOOC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纵向整合为横向整合,使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以庞大的规模与校园分离。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人生战略从网络上选修各种课程,还能获得各种不同的学位、证书,这种超越具体校园的横向整合教育模式很可能会改变高等教育的格局。MOOC的价值取向如表1所示:

慕课和微课是学习资源,它们承载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思想,但只承载了部分“教”的信息,不是教学过程的全部,慕课和微课学习重在教学过程,需要加强学习支持服务。没有教学过程的慕课学习通过率很低是必然的。

生师比大的慕课学习支持服务需要建立测评体系和导学体系。测评体系包括题库和智能答疑系统;导学体系要体现教师主导,加强教师组织的各类有效互动,比如组织慕课学习后的线上、线下讨论。当然,混合式学习效果会更好。

“翻转课堂”也是一种教学过程,强调学习能力培养。无论是慕课,还是微课,堆积资源不等于教学过程,“翻转课堂”是慕课和微课等在线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体现,是慕课和微课学习后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

大学的专业、学科一般都能对应一个行业,面向行业开展劳动人口的教育培训本来就是大学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发挥大学的专业学科优势大力发展行业MOOC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行业MOOC在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中的地位作用非常突出,应该引起高校的高度关注。

国家即将出台一系列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国家也将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职业教育集团里有三个链条,一条是产业链,产业链对应着一条人才链,人才链又对应着一条教育链。国家希望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把这三个链条有机融合在一起,为产业调结构转方式服务,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

依托高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在覆盖各行各业的劳动人口素质技能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和职教集团的契机,加快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升级,通过行业MOOC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大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

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和在线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MOOC很有意义,即面向行业的和面向特定人群特定任务的MOOC,尤其是面向行业的MOOC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需要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高度融合,其中教育链中应该有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任务,也会有高校继续教育的任务,还有企业大学、电视大学(大学)、公共服务体系及其他机构的任务,但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融合不会自然形成,需要一个黏合剂,行业MOOC就可以对这三个链的融合起到黏合作用。而公共服务体系可以起到行业MOOC(即教育链)的黏合剂作用。把这些教育机构黏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全方位地为产业链所需的人才链服务。

比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的MOOC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中国高铁世界已成为不可的潮流,随着高铁走出去,中国铁的建设标准、技术标准、设备标准、管理标准也将会全面走出去,这就蕴藏着对继续教育的极大需求。正是看到这一点,西南交通大学牵头组建了面向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的行业MOOC,全面满足产业链从低端、中端到高端对教育培训的需求。行业MOOC将轨道交通产业链细分为上百个工种,对每个工种职工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适应性重构,并了需要配备的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着力提升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对应的人才链的素质和能力。参与其中的有行业高校继教学院、中高职院校、国家高铁实训、各铁局等,大家各有分工,联合起来共同打造轨道交通教育链。

无论是行业MOOC,还是面向特定人群特定任务的MOOC,它们都有清晰的定位,发力容易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定位不清晰、泛泛的MOOC不容易做好。

由有行业背景的名校牵头,联合相同或相关学科的院校来建设行业MOOC。当前我们正在着力推进建设的行业MOOC有30多个,比如:师范大学(联合全国师范类院校)、中国好老师在线行动计划、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全国农业类院校)、新农村新农民绿色培育e计划、大学医学院(联合其他医科院校)等。面向特定人群特定任务的MOOC计划有:大学(联合有关高校、团委)、新生代产业工人素质提升e计划等。

行业MOOC建设的第一步:联合相关学科和专业的高校或院系,打一个基础;第二步:联合相关学科的职业高校、职业中专;第三步:争取行业主管部门、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行业MOOC建设要树立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既要统筹也要众筹,建立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在行业MOOC中所有的参与单位都有任务,都能发挥自己优势开展工作。

行业MOOC的资源建设和办学活动要体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要有利于学分银行和智力架构立交桥的搭建和实施。

行业MOOC的资源建设起点要高,要有统一规划。要重视MOOC的在线教育规律,重视微课建设,重视翻转课堂运用,重视泛在学习;要产学融合、校企合作。

衷心希望更多的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学校参与到行业MOOC建设中来,主动融入职业教育集团中去,加快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2013年、2014年、2015年由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了三届全国“微课”大赛,中小学教师对“微课”的和热情令人。

首次全国大赛缺少评价标准,也没有按教育对象进行分类评价,认识不统一,且32位评审专家都是清一色的教育技术专家,评价缺乏科学依据,权威性差。微课设计与开发必须在、受众人群、选题设计、教学内容、作品规范、技术运用、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形成规范标准。

教育技术专家说:微课时长必须在10分钟以内。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要楚一个知识点,基础教育也许可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就未必可以;通识教育也许可以,专业教育就未必可以。微课制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10分钟,还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答案是清楚的,做微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学。所以还是那两句话,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一定要以教育为本,而教育又必须以人为本。微课制作同样也要遵循这两个原则,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时间越短越好。

2013年11月,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在召开“微课”标准研讨会,近30名教育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分别讨论了“微课”标准初稿,而且在后面两届大赛中试用并不断完善,目前“标准”已基本成形。我们希望通过更多专家和教师的参与,能逐步形成比较科学的、被广泛认可的“标准”。

有了“标准”引领,微课建设呈现出三个特点:教学目的性更加明确,不再拘泥于10分钟以内;引入“参与”与“互动”,测评与导学加强了;与翻转课堂结合,开始追求教学效果。微课大赛影响力迅速扩大,上千所学校积极参与,教师们互相观摩,改变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学效果,微课建设呈现出健康的发展氛围。

“微课”既可以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学校教育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在教育、各类培训等继续教育领域中发挥作用。“微课”在不同教育类型、不同教育层次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学校教育中“微课”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素质教育和难点、重点的辅助教学方面,而在继续教育领域其应用价值更为明显。

目前我国的微课属于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教学的居多,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偏少;单向知识点讲授型的居多,有“互动”和“参与”的偏少;这些微课严格意义上讲算不上是互联网产品,没有“参与”和“互动”的微课意义不大,也不能在专业教育,尤其在学历继续教育中广泛应用。

一个好的适于在互联网学习的微课就应该是每次学习都能完成一个完整学习过程的微课,“完整学习过程”是指“学、测、评、导”一体化的过程。例如,一个微课知识点学完以后就应该立即进行训练测试,做对了就要予以鼓励,错了就要进行导学,告诉学生这道题除了这个微课中的知识点外,还涉及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点,鼓励这位同学去复习一遍再来做这道题,直至做对为止。这种具有“完整学习过程”的微课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在从业人员学历继续教育中最有意义,这样的微课具备五大优点:

因此,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微课不宜过分追求微小,课件长短应以每次学习都能完成一个“完整学习过程”为准。课件过分追求微小无法实现互动,也会影响开展其他的学习支持服务,课件时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即可,不必拘泥于10分钟。过去传统的以两小时课堂教学为特点的“三分频”课件应该逐渐地被微小课件所替代。

另外碎片化不要影响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历教育的网络课程不宜过分碎片化,一门48学时的课程以半小时为单元做课件就有96个,若做10分钟课件就是300个。当一位面对300个课件时,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能维持好吗?损害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微课没有意义。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被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出知识的力量,否则不但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帮助,还会造成学习负担。高等学历教育实际上是在利用的“碎片学习时间”,来进行高等教育“系统专业知识”的教学。

如何使在碎片时间里学习有成效?如何解决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就感?这才是我们应该严重关注并着力要去解决的问题。慕课制作也好,微课制作也好,回归教育本质,用心服务学生最重要。

2015年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两个重大工程包。一个是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包括信息消费工程、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海洋工程装备工程、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工程、高性能集成电工程和产业创新能力工程;另一个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工程包,包括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六个部分。这是我理解的目前我国最具迫切性的国家发展战略工程包。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也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近40年的、和发展,“中国制造”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在质量上、在关键设备的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我国最重要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制造业可划分为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等,涉及上百个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最重要,“中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肯定会加快进行。高校继续教育应该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个国家战略工程里,高校继续教育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成为各位同仁思考的问题。

制造业涉及上百个产业,每个产业都有一个产业链、产业链对应一个人才链。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甚至要考虑更长远一些的发展规划,支撑上百个制造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要分析清楚,数量需求、素质和能力需求都要分析清楚,编制好“制造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和涉及上百个制造业产业的“产业人才发展分规划”成为关键性工作。

人才发展规划及保障机制应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建设领域人才需求相适应,应与着力解决制造业关键领域的人才需求相适应,应与制造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相适应。

响应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组建制造业上百个覆盖整个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发挥教育部刚刚换届过的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建设对应制造业上百个产业的行业MOOC,集聚资源,准备打一场“百团大战”。

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学科估计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与制造业有关,这是一支很大的力量,除了要构建一批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专业外,应该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动员和组织院校积极参与。而我们普通高校更是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请战,利用好这个发展契机,在服务人才链的“战斗”中,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加快继续教育的转型与跨越。

作者简介:严继昌,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教育部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阳光招生服务平台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学习体制机制建设咨询组专家组专家、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咨询专家组组长。

2.本号所转载文章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文章。

老域名的价值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